党员先锋岗:操场边的守望者【CUPL正能量第125期】

文/团宣通讯社 陆娇

昌平府学路校区田径场的西南角,一方艳着红色却毫不起眼的小亭子,与操场角落少有的寂静融为一体。有一群人,三年来一直守望在里面,透过窗口感受着器材的吱嘎作响、运动员发梢湿漉漉的汗水和一球进门时不可抑制的欢呼声。他们坐着,等着那些偶或有需要存放物品的人,回头就能找到他们。 

简介:“党员先锋岗”是一项由青年志愿者协会和求是社共同发起,全校党员、预备党员共同参与,在体育场设立存包处,定时定点为广大师生提供物品寄存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昌平府学路校区体育场,从每学期第六周起直到期末,在每周一到周日的17时至21时,为本校师生提供无偿存包服务。自2014年冬季至今,已成功开展4个学期,数百名学生党员参与其中,累计服务全校师生逾千人次,几乎杜绝了体育场物品丢失的情况。

 

 

一份坚持,十分感动

对于求是社现任社长、来自刑事司法学院1402班的王凌超来说,大学三年以党员身份做的最实在的事情就体现在一个存包处。

起初,设立体育场存包处是为了解决操场上频繁丢包的问题:“那个时候的朋友圈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丢包的消息。”求是社的同学们意识到了这个现象,在操场观众席下布置了两张桌子、两张椅子和一面党旗,2014年11月,简易的存包处诞生了。

一开始几乎没有人存包,我们天天坐在那儿,经过的人好奇地看一眼我们,不解地就走过去了。”王凌超回忆刚开始的那段时间,“‘生意’不好,心情也挺沮丧的。”

2014年的冬天似乎格外地冷,日复一日的四个小时值班,没有热水也没有遮风避雨的地方,“最冷的时候,要穿两件羽绒服才能坚持下去。”

情况直到2015年夏天才有所改善,在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负责存包处的同学们一起动手组装了帐篷。操场不能钉钉子,一根根棍子撑起来的大帐篷只能放在地上,结果当天晚上大风,同为求是社一员、来自商学院工商管理1402班的李国泽回忆当时的情况:“一夜之间就被吹坏了,第二天根本没法值班,那种打击让我们几乎快要放弃。”出师未捷,难免受到打击,但是转念一想,“坏了就坏了呗,我们照样来。”

折着腿的帐篷修修补补,勉强坚持到了2015年的暑假,新的铁皮亭子才终于搭建起来,李国泽笑着回忆:“总算不是风雨中飘摇了,终于有了一个窝。”

回顾设立存包处时预想的最困难的问题:如何将一个值班亭与普通的志愿服务区别开来?这个答案求是社的同学们探索了三年。

坚持。”现在,王凌超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普通的志愿活动是能够选择的,但是存包处的工作是每个党员的责任,责无旁贷。”

自2014年11月第一次值班开始,每个学期从第六周到期末,无论工作日或双休,无论是刮风、雾霾、雪封操场,“只要有人在操场,存包处的窗口就会一直开着。”他们用三年的行动探索着问题的答案,“坚持”二字,是责任,是成就。

 

一项工作,一种义务

登记姓名、学号、联系方式,交付号码牌,存储物件,钥匙一卡通放在左手边蓝色牛津挂包中,书包挎包放在身后3X5规格的储物箱中……五平米见方的小亭子中一切工作都井井有条地进行着。

体育场存包处,安置在操场角落一块少有的寂静之地,坐在里面的人仿佛与外界隔绝开来。器械与谈笑声交织的喧嚣与嘈杂,掷地有声的汗水,与缓缓亮起的明灯,逐渐加深的影子一样,没有区别。透过值班亭的窗口感受着外界的一切,他们的内心平静,满足。

漫看学校的一年四季,王凌超最喜欢的还是四五月份的操场。换下厚重的冬衣,草坪上、看台上此起彼伏的喝彩与欢呼,仿佛全校的生机都聚集在这个操场,聚集在值班亭一年四季开着的窗口:“感觉自己在守护着这份活力,这真的是我最满足的时候”。

虽然夏天有蚊虫,冬天有冰雪,但是存包处却承载着许多人的回忆。来自刑事司法学院1404班的土尔克娜.海拉提值班之后感慨道:“设立存包处真的会使同学们方便很多。冬天很冷,但是夜晚守着如豆的台灯,跟一同值班的同学聚着相互打趣时,总感觉内心也被一个党员的光荣照耀着。”

 

有所作为,才能合格

从最初的简陋到现在的小有规模,从一面党旗到现在的先锋岗标签、党章党徽、热水壶、暖手宝……党员先锋岗不断地在完善改进。一位普通的大学生一旦成为党员,“仿佛就与周围的人有了距离感。”王凌超笑笑,这是很多人在苦恼的事情,“而存包处正是我们直接接触同学们的途径。”

我先是一个存包的,然后再是一个党员。”对于自己值班的意义,王凌超有点纠结,不知道该怎么表达,“真不是因为自己是党员才去做存包志愿者,只是因为做这份工作的我恰好是一名党员。”这也是存包处“守望者”们的心声。

正因如此,党员先锋岗被附上了特殊的意义。不断的有新的成员加入到操场存包处负责任的集体中,从党员到预备党员,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博士生,一个普通的岗位,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个漫长的工作,这个存包处,它从2014年开始,它会到2024年,它会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