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学府,苒苒风华。中国政法大学是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1952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四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学院正式成立,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新中国的法学教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1978年,在文革中停办的北京政法学院浴火重生;1979年,恢复招收本科生,开始招收研究生;1983年,北京政法学院与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国政法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85年,在昌平开辟新校区;1987年,昌平新校区投入使用;2000年,中国政法大学划归教育部;2005年,中国政法大学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07年,法学一级学科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学校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大学;2013年,由中国政法大学牵头组建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被首批认定为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014年,“证据科学创新引智基地”获准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立项,是全国唯一获批的法学类引智基地。

薪火相传,硕果累累。六十余载,一代代法大人秉承“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精神,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特色办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以卓越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推动国家法治昌明、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及生态文明为己任,追求公平正义、崇尚学术自由,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国家立法和普法宣传,主动服务执法司法实践,始终活跃在国家法治建设的最前列,始终奋进在高等教育的最高端,探索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国际发展、和谐发展的强校之路。学校先后培养了20余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名师、政法英才,创造了一系列有价值、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目前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中心、法学研究中心、法学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国家立法与决策咨询服务中心和法律文化交流中心,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重镇”。

弘扬传统,与时俱进。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高等教育迎来瞄准“双一流”目标、全面提高质量、创新驱动发展的崭新阶段,这为学校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学校将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规律,以建设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为目标,汇聚优质办学资源,建立协同融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法治国家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

凝心聚智,再创辉煌。今天的法大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昂扬的精神面貌继续书写着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崭新篇章。我们相信,全体法大人一定能够精诚团结,众志成城,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立足中国大地办好独具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和培养人格健全、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繁荣高等教育事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实现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