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都是我们的世界:从最近的三次天文诺奖看其发展

全校师生:

人们对于宇宙总是充满了兴趣,而宇宙当中的黑洞、引力波、系外生命等都是大众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在过去的这些年中,这些领域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相关的领域也获得了诺奖,所以本报告就具体介绍了这些获得诺奖的领域(分别于2017年,2019年,和2020年),让大家对于天文学的最新进展也有一个了解。

主题:群星都是我们的世界:从最近的三次天文诺奖看其发展

时间:2025年10月20日(周一) 15:15-17:45

地点:昌平校区致公楼101

主讲人:苟利军 教授

主持人:要换丽 讲师

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主讲人简介: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任博士后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天体物理,包括黑洞及引力波。在《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2020年被授予“中国航天科普大使称号。翻译过多部科普图书,进行科普报告百余场,并创作30余篇科普文章。先后获得中国侨界个人贡献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国家优秀科普图书奖、中国科教影视“科蕾杯“短视频一等奖,及中国科学院多个科普奖项。曾担任《流浪地球2》等多部科幻电影的天文学顾问。


法治信息管理学院

2025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