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明:以法为梦少年郎【CUPL正能量第146期】

文/团宣通讯社 王文婷 杜芬 梁亚伦

伫立村头的少年无数次眺望,那座年岁悠久的大桥直直地伸向远方,剥落的灰桥面露出赤裸的钢筋水泥,桥底下的广坪河水终年如一地滚滚向东。不远处,农民工哀切的叹息隐约在耳,仿佛能看到那双愤怒握紧着的、粗糙龟裂的大手。阳光直直地射进眼里,曹建明不由地闭眼,这是他生活了19年的小山村,而他的内心又一次感受到生活的不公和无力。

人物简介:曹建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1701班本科生。他成长于陕西省一个偏远闭塞的山村,少年时,耳闻目睹着农民工外出务工、艰难讨薪的生活场景,体会到因法律意识淡薄而带给村民的不幸,源自现实生活中对法律的渴求让他立志报考法大,近而成为增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颗砝码。最终,他说服父母、老师,通过自主招生专项计划顺利考取中国政法大学。

正因现实骨感,理想才要丰满

2013年6月,正值曹建明中考,家里翻修房子时被偷走了大量的现金,民警当场在工人身上搜出失窃的现金,人证、物证确凿,然而不知为何案件最后不了了之。

这件事给了少年曹建明极大的冲击,他发现类似的事件在这个偏远落后、法律意识淡薄的小山村里时常悄无声息地发生着,然而长辈们早已习以为常。这些“冤屈”成了曹建明——一位平凡少年生活中无法开解的心结:高中同学喝了诊所开的药之后“猝死”,却无人担责;交通肇事司机不但拒绝赔偿,还振振有词,却无人驳斥;外出务工的村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却换不来约定好的薪水……曹建明的内心被这些“有理说不清”的委屈压得严严实实:“这都是些什么事!”在不断的追问和反思中,他终于寻到了自己的一条“道”:“只有靠法律,法律才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唯一的、正当武器!”于是,思来想去,曹建明最终决定要成为一名律师,他时常告诫自己:“社会需要法律,但是法律的执行,是需要人的!”

高一时,曹建明向历史老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他:“那你报考中国政法大学吧!在北京,适合你。”

在此后无数次的回忆里,就是这一次平常的交流,像播种一样,将“中国政法大学”这个庄严且神秘的名字植入了曹建明的心底,成为他高中三年不懈苦读的最大动力。

法大,翻山越岭来见你!

上网时,曹建明经常搜索关于法大的消息,“越看越觉得欢喜”,法大的一切都深深地吸引着他,“很想在宪法大道、拓荒牛前背书,很期待在开学典礼上,喊出录取通知书上的那段入学誓词,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

然而实现梦想的道路并不顺利。首先,法大每年不低的录取分数就成了足以让这个山村学校里的少年望而生畏的“第一座大山”。学校一般的教学水平和他并不出众的成绩,成了他追梦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曹建明低头看了眼坑坑洼洼的地面,默默地吸了一口气:“拼一把!”他比从前更加努力,上课时站着听讲,下课时埋头刷题,周末上网络课堂,他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充实自己,终于在高三时,成绩排名稳居班级前列。

可即便如此,曹建明对于自己能否考上法大还是没有十足的把握。而这时,同校师姐通过自主招生进入法大的消息再次给了他希望。

随之而来的是另外两座“大山”——一个,准备条件和经验不足;另一个,得不到身边人的支持。前者是可想而知的,学习压力繁重且毫无面试经验的高三学生,完全依靠自己准备一次自主招生申请,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而后者无论是老师委婉劝阻放弃这个念头,“不要不务正业”;亦或是父母直言反对,“不许浪费时间”;甚至是同学故意从正在填写材料的他身边走过,发出大大的“嘘”声,无疑更使他内心压力剧增。

可是曹建明想得很明白,既然是自己选择的道路就不能轻易被动摇。他主动联系已经被录取的师姐取经,从最开始的申请书撰写、材料制作和填表盖章,到最后邮件寄出,在师姐的协助下都一一完成。同时,在自己的坚持下,父母心平气和地和他“谈判”了整整三天,终于曹建明获得了家人的认可和支持,他长长地松了口气。

坚定的曹建明不但说服了父母,还改变了曾质疑他的同学们的看法,甚至很多同学都向他询问自主招生政策的问题,热心的曹建明为他们出谋划策、耐心解答。

精诚所至,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17日一早,正在“发呆”的曹建明接到了录取的短信,“短信来得突然,我打开一看是录取短信,赶紧去网上查,却没查到,吓得我都没敢和爸妈说。”直到最后消息确认,平日里几乎不发朋友圈的父亲“破天荒”地发了一条,母亲也总是面上喜气洋洋的,“虽然他们不说,但是我能感受到。”

初秋9月,当曹建明站在法大的校门前,他的内心五味杂陈。回想那些无数个努力准备的日日夜夜,回想起少年生活环境里那些不公的场景及内心的愤恨和无力,他再一次下定了决心“每一刻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本心,记住学法的初衷和这份对法学纯粹的热爱。如果最后能为落后的家乡贡献出一份力量,那我的大学就无憾了。”